12月4日,我校和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軌道交通裝備技術高層論壇在沙河口校區圖書館舉行。本次論壇以“自主創新裝備先行·趁勢而上開啟未來”為主題,邀請了六位院士出席,企業高層、院校學者、行業專家共聚一堂,為引領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助力交通強國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遼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全國政協常委、遼寧省政協副主席武獻華,中國鐵道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馬福海,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化龍,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志宏,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李慶才,遼寧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劉延春,我校黨委書記闕澄宇,校長馬云東及來自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領域的政、產、學、研、用各界嘉賓和代表參加了論壇。
論壇開幕式上,我校黨委書記闕澄宇代表學校向出席此次論壇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她指出,本次論壇的舉行,是我校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積極推動軌道交通裝備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引領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創新發展的智慧盛宴。我校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為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和遼寧的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撐。

全國政協常委、遼寧省政協副主席武獻華希望通過此交流平臺,形成中國鐵路創新發展的合力,為本行業與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發揮作用。他希望大連交通大學加強與中國中車集團的合作,為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希望軌道交通領域內的政協委員及各界人士多多交流,積極建言獻策,攜手并進、逐夢前行,為我國的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做出新貢獻。

中國鐵道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馬福海首先向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企業要在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道路上爭分奪秒、砥礪前行,確保中國高鐵和軌道交通持續占領世界范圍內產業、技術制高點。相關企業、院校和科研院所要相互扶持,在各自研究內容、特點上精雕細琢、厚積薄發,為我國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營造共通、共識、共享的良好生態。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化龍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中車愿與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以交通強國、制造強國、科技強國戰略為牽引,強化關鍵共性、前沿引領、顛覆性技術創新,持續推進技術研發與產品升級換代,推動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助力國家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論壇共進行了10場大會特邀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作《燃料電池汽車的現狀與前景》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王國棟作《鋼鐵工業的發展與鐵路高端鋼材的研發進展》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家莊鐵道大學教授杜彥良作《我國全斷面掘進機發展成就與未來展望》的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作《新能源汽車與交通全面電動化》的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賈振元作《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加工技術進展》的報告。中國鐵道學會車輛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伯施、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沙淼、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江華、邁格鈉磁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磁研究院院長陳德民、我校副校長陳秉智分別作主論壇報告。中車集團部分工程師、部分高校教師作分論壇報告。

論壇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大連交通大學與中車集團所屬骨干企業《共建大連交通大學中車學院合作協議書》的簽約儀式,并對論壇優秀論文獲得者進行表獎。